.jpg)
東達蒙古王集團在庫布其沙漠東緣,依托獺兔養殖基地興建的風水梁新村目前已現雛形,不僅創造了一個沙漠中發展大產業、集聚養殖戶、建設現代新農村的奇跡,也闖出了一條科學發展的循環經濟之路。日前,記者走進達拉特旗風水梁進行了采訪。
發展獺兔養殖,讓農牧民走上致富路
風水梁,原名風干圪梁,位于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中部,一片荒漠。2005年,東達蒙古王集團在這里建設移民新村,并把此地改名為風水梁。該集團把獺兔養殖業確立為主導產業,無償為每戶入住移民提供住房、兔舍、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對養殖戶實行保設施、保種兔、保飼料、保防疫、保銷售的“五保”措施,讓養殖戶無后顧之憂。經過9年的開發建設,新村建設已累計投入38億元,現已入住移民3000多戶。初具規模的獺兔養殖產業讓數以千計的農牧民脫貧致富。這里已經成為沙漠中的綠洲、全國聞名的新農村示范園區。目前,該村2314戶從事獺兔養殖,戶均出欄2000多只,養殖戶年收入可達6到8萬元,大戶可達10萬元以上。
2012年,杜金余夫婦從陜西榆林慕名來到這里,去年他家出欄1300多只獺兔,純收入5萬多元。而之前,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獺兔。當記者問他為什么養得這么好時,他憨憨地笑著說:“沒什么,就是按照公司技術員的話做,按時喂養,及時清掃。”
東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秦飛告訴記者,現在外面排隊等待入住新村的農民就有500多戶,今年將投資15億元再建3000套兔舍。
小兔子發展成為大產業。目前,東達公司的獺兔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冷庫、屠宰廠、飼料廠、兔肉食品深加工廠、皮草服飾加工廠等都已投入運營,年銷售額達到40多億元。
培育沙生植物,構筑循環生態產業鏈
風水梁地處沙漠邊緣,不具備發展傳統農牧業的條件。東達公司從自然劣勢中尋找優勢,選準了一個有潛力、適宜農牧民轉移致富的主導產業,即在沙漠中培育沙生植物,依托沙生植物,選擇適宜沙漠環境中生存的獺兔,依托獺兔構建食物鏈發展養殖業,進行綜合利用、深度加工,促進生態與產業有機結合,構筑起大種養基地、大加工基地,吸引農牧民來基地從事養殖業,改變了養殖戶的從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了龍頭企業與農牧民新型利益關系。東達公司興建的養殖基地實現了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工廠化,保證了養殖質量,提高了防疫能力,企業創造了品牌、拓展了市場容量,以保護價收購養殖產品,農牧民只投資購種兔、兔籠,降低了投資壓力和風險。
東達公司所采用的新型養殖工廠化模式,是相當于養殖戶在養殖場獨立核算進行專業養殖,這是一種企業承擔養殖投資風險、市場風險,保護養殖戶利益、讓利于養殖戶的互利關系,是一種建立以工補農長效機制的嘗試。
風水梁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張釗告訴記者,風水梁以產業選擇為突破口,加快農村牧區人口轉移和新農村建設。建立了龍頭企業與養殖戶之間保護讓利新的利益機制,同時帶動了特色資源加工產業、物流服務產業,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新農村建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