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在東城區農貿市場調研東達集團的精準扶貧情況
秦飛(左三)向調研組介紹風水梁園區整體情況
趙永亮(左一)向夏日等介紹園區沙產業模式與精準扶貧情況
獺兔養殖戶文武貴向調研組介紹他的現代化養殖技術與養殖情況
夏日(前右)等參觀獺兔研究院
調研座談會現場
3月12日,內蒙古沙草產業協會來風水梁調研東達集團“沙產業模式”暨精準扶貧情況,同時就即將于4月23日-24日在風水梁舉行的東達集團“沙產業模式”暨精準扶貧觀摩會的會前準備工作與東達集團進行溝通對接。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沙草產業協會高級顧問夏日,自治區黨委農牧辦社會處處長趙鳳鳴,自治區政協綜合處處長劉潤貴,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王果香、《內蒙古林業》雜志社主編劉潤煥,沙草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衛東與協會副秘書長劉艾君,鄂爾多斯荒漠化防治暨沙草產業協會秘書長韓富海等來東達集團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深入調研與會務事宜磋商。東達集團董事長趙永亮與黨委副書記秦飛等陪同調研。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院士1984年首次提出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理論,即創建知識密集型大農業——農產業、林產業、草產業、海產業和沙產業。歷經三十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沙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影響力和發展空間的朝陽產業。內蒙古,特別是鄂爾多斯市—東達蒙古王集團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是內蒙古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的生動范例。調研組一行先后到假日酒店、錦園賓館、同和羊絨公司、福源泉生態種植基地、達瑞祥光電科技公司、風水梁園區、王愛召旅游區、東城區農貿市場等地進行了深入調研。
在風水梁園區,調研組先后到觀景臺、刨花板廠、賽車場、二期飼料廠、獺兔養殖戶家、有機牧場、水源地、獺兔研究院、五顆圪蛋、特種養殖場、哈什拉川特大橋等地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察調研。趙永亮與秦飛分別就東達集團發展沙產業、實施精準扶貧、打造產業鏈、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等情況向調研組做了詳細匯報。
調研后,考察組一直認為:東達集團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學發展觀,矢志不渝地遵循錢學森沙產業理論與技術路線,將綠化—轉化—產業化貫穿于發展沙產業的偉大實踐當中,創造出了鮮活生動的“東達沙產業模式”—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廣大農牧民群眾參與的創新機制和體制。東達集團的“沙產業發展模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聚焦鄂爾多斯。這充分說明錢學森第六次產業革命理論與實踐在鄂爾多斯獲得成功并被東達集團發揚光大,這一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大力推廣。
在隨后舉行的調研座談會上,調研組詳細詢問了集團沙產業鏈上各投資項目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帶動農戶情況、成功經驗等情況,并與來自風水梁的明星養殖戶文武貴、孫蘭珍、許春青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調研組同時與東達集團就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了細致部署安排。
(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