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東達集團在三樓會議室召開“東達集團沙產業模式暨精準扶貧觀摩會”工作部署會,集團黨委副書記秦飛、常務副總裁馬明利、黨委副書記劉瑞及集團各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參加,秦飛主持了會議。
“東達集團沙產業模式暨精準扶貧觀摩會”將于4月22日—24日在風水梁召開。屆時將有來自中國沙產業學會、錢學森辦公室、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中國工程院等區內外的100多名知名專家、著名學者齊聚風水梁。觀摩會得到國家、自治區及市旗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李佳、副主席符太增、王玉明、郭啟俊等將出席大會,《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新華網、《內蒙古日報》、內蒙古電視臺等十多家媒體將對會議實況進行全方位跟蹤報道。
為保證本次盛會的圓滿實施,集團領導高度重視,由秦飛牽頭并組織成立了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會上,秦飛將各項準備工作量化到各事業部,將具體工作職責細化到人,并明確了相關負責人與完成時間;小組同時設立了督查與協調溝通分組,竭盡全力確保觀摩會順利召開。秦飛要求各組負責人要抓緊時間、快速行動、不遺余力,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折不扣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絕不允許有懈怠散漫、敷衍應付等現象發生。
秦飛強調,本次會議既是集團沙產業模式暨精準扶貧方式向全國各地推廣實施的良好機遇,也為集團在治沙與扶貧領域探索尋求新的模式搭建了有力的平臺。
多年來,東達集團忠實踐行錢學森院士的沙產業理論,大力發展沙產業產業鏈,做到了讓沙地綠起來,沙產業活起來,沙區人民富起來,達到了企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實現了造血式精準扶貧模式 。東達集團董事長趙永亮認為: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難點在農牧區,關鍵在農牧民和強大的現代新型農牧產業,因此,要實現精準扶貧就一定要有產業作為支撐,新農村建設也不能只是蓋房子,必須大力發展集約高效、高科技含量、適合農牧民從業的現代化新型農牧產業并加快結構調整,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在發展的同時,還要統籌兼顧生態環保,因此,實施“精準扶貧+新農村建設+生態建設+現代新型農牧”等多元化產業進行示范引領是一條十分可行的道路。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