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兔研發中心(獺兔研究院)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根據2016年自治區(企業)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推薦情況和專家評審結果,認定內蒙古東達生物科技公司獺兔研究院等43家企業科研實體為“自治區企業重點實驗室”。今后,自治區科技廳將對自治區(企業)重點實驗室建立統一評估制度,進行中期評估并實行優勝劣汰、滾動管理并從政策、項目等方面擇優給予扶持。
自治區科技廳要求各(企業)重點實驗室要重點改善實驗室環境和條件,保證實驗室用房和儀器設備相對集中和統一管理;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和目標,引進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建設高水平的人才隊伍,積極承擔地方和國家的重大科研任務,增強研究開發能力,努力成為組織開展高水平研究、聚集和培養高水平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獺兔養殖業作為風水梁園區的主導產業,規劃養殖戶達到1萬戶,年出欄商品獺兔2500萬只。為保障該產業與項目的順利實施與,東達蒙古王集團、東達生物科技公司、風水梁菌業有限公司聯合于2014年12月創建了內蒙古獺兔研究院,主要針對風水梁園區現有獺兔養殖產業鏈條中遇到的關鍵技術與突出問題進行研究和創新。建成的獺兔研究院辦公大樓總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行業內先進的實驗室、儀器設備與完善的基礎設施;研究院研發實力雄厚,團隊現有教授11人、博士2人、研究員12人、工程師與技師等30人,為研究院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技術保障。研究院結合當前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以及發展趨勢,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降耗等重點工作,組織實施產業重大技術開發。以加快科技成果循環產業步伐,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為目標,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自主創新,致力于獺兔品種培育、規模化養殖、深加工產品發展利用的等關鍵技術,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快獺兔養殖產業升級,培育新興產業、規劃產業布局、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產品更新;以“科技+產業”模式,突出自主創新、集成技術創新,推動企業加快科研成果孵化,從而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出專業、高效的一流研究院。
目前,研究院已承擔了內蒙古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成功申報《獺兔循環產業集成技術的研發與示范》8233重大科技項目,建立與完善了獺兔的繁育體系,培養出達到國家審定標準的獺兔新品系,打造出風水梁特色的高品質獺兔產品,建立完善了獺兔標準化養殖技術,獺兔疾病診斷與疫病防控體系;建立畜產品追溯監控管理系統、獺兔產品、副產品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等獺兔循環產業鏈技術和應用示范體系,初步形成了獺兔高效生態循環產業鏈模式,規范了獺兔產業管理模式,為獺兔產業培養人才等提供了可持續技術支撐。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