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亮(中)與張繼平(左)向段連友(右)介紹東達現代農牧業商貿物流園區情況
參觀東達集團獺兔研究院
.jpg)
參觀貉園
.jpg)
座談會現場
1月13日,中農集團農惠網運營總監段連友等來東達集團考察農牧產業情況并洽談合作,東達集團董事長趙永亮、營銷中心總裁張繼平、商貿物流事業部負責人李永亮等陪同考察。集團副總裁馬明利、集團合作伙伴光大能源(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沁銘等參加了下午舉行的座談會。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公司是集生產、流通、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經營化肥、農藥、農膜、種子、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的大型企業,截止2014年底,總資產達到450億元,銷售收入760億元,化肥等農資銷售量達3000萬噸以上。中農集團擁有遍布全國的農資經營網絡體系,以“為農服務”為核心,在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有2個萬噸級碼頭、11條鐵路專用線、37個國家級化肥儲備庫、800個農資配送中心、2000家農藥標準店和50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地域達1200多個農業主產縣。“十二五”期間,中農集團控股了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市農資公司,在國內外控制鉀鹽礦儲量近5億噸,并收購部分技術領先、具有成本優勢或市場優勢的尿素、復合肥和農藥生產企業。中農集團是供銷總社和國家調控化肥市場、落實惠農政策、承擔國家化肥、農藥救災儲備和化肥淡季儲備任務的主要企業,每年平均承儲國家化肥淡季儲備量的20%左右。“十二五”期間,中農集團將依托完備的農資服務產業鏈和遍布全國的經營網絡,為農民提供“打包農業增產服務”,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
由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傾力打造的農資電商平臺——“農惠網”肩負著為農服務的使命,、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以提供農資產品、農技服務、金融服務、農村物流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業務核心,通過搭建線上Web端、移動端農資商城和線下農資生產、物流、倉儲、配送體系,讓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便捷地選購優質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和農機產品,改善農業生產問題,同時利用自身完善的渠道網絡體系,幫助農民銷售農副產品,服務農民生產生活。
段連友等先后到達瑞祥光電科技公司,福源泉生態種植基地以及風水梁園區觀景臺、皮草服裝展廳、刨花板廠、沙漠賽車場、獺兔養殖戶家、八期制高點、水源地、獺兔研究院、塔布陶勒亥、貉園、東藏王愛召等地進行了參觀考察。在風水梁觀景臺,張繼平詳細介紹了風水梁園區的發展變遷、產業優勢、經濟效益、區位優勢、產業鏈構建等情況。段連友等表示,通過考察,對東達集團的涉農產業有了初步了解,雙方投身新農村建設、發展涉農產業,惠及億萬農民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多個領域有著合作空間,可以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座談會上,馬明利介紹了東達集團的總體情況、達拉特旗的農牧業現狀、土地資源以及集團的倉儲物流優勢;賀沁銘介紹了與東達集團合作的馬鈴薯生產項目;段連友就農惠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項目作了講解與說明,他說,農惠網將與傳統業務劃清界限,有效破解傳統業務經營中所面臨的困難,將與事業伙伴確立新的合作關系,使其成為未來中農電商事業的合伙人;中農將形成新的產品和服務格局,對接國家政策、整合社會商業資源,大力打造電商產品、物流、農化服務、金融和其他配套五大支持體系,讓事業伙伴能夠利用更多的資源全力配合中農運營整合電商線下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更全面的產品和更貼心的服務;中農與事業伙伴實現合作共贏,事業伙伴將成為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區域型綜合服務商與服務“三農”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骨干力量。隨后,雙方著重就各自的產業優勢、發展定位、項目需求等進行了闡述與探討交流。董事長趙永亮做了總結發言,詳細介紹了東達集團的“6+”發展戰略和企業發展模式、經營理念,對國家與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與分析,充分肯定了中農集團與農惠網的經營模式與惠農理念,認為雙方的合作互利互惠、前景誘人、空間巨大。座談會上,雙方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
(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