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東達集團營銷總裁 張繼平
.jpg)
本刊記者在獺兔養殖戶許春青家里參觀了解情況
.jpg)
張繼平為本刊記者一行介紹風水梁園區整體產業發展情況
.jpg)
獺兔養殖實現規模化
.jpg)
年產10萬立方米的刨花板項目成為沙柳產業鏈條的重要一環
.jpg)
黃沙漫漫的荒漠“風干圪梁”在東達人的治理下變成了干凈整潔的現代城鎮“風水梁”
東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201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主席質量獎,一個地處庫布其沙漠的企業是如何抓質量、創品牌?在堅持不懈地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3年中,如何創獎?有何經驗和感受?……7月9日,本刊記者一行4人驅車200余公里深入庫布其沙漠風水梁產業園區走訪了東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于1996年4月組建,現已發展形成生物科技、生態林沙、清潔能源、民建工程、路橋、酒店等產業集群。集團擁有68個成員企業、11000余名員工,安排5000余名下崗職工再就業。集團在新農村建設以及各項公益事業等方面投入120多億元,帶動了12萬戶農牧民脫貧致富,救治了200多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對自治區縣域經濟發展、城鄉統籌、生態移民、產業扶貧做出了貢獻。
7月的庫布其沙漠,陽光格外明亮,不太強烈的風,吹到人臉上感覺很舒適。
44歲的許春青,在獺兔養殖舍里忙碌著,整齊的兔籠,一只只潔白的小獺兔,一邊吃著飼料,一邊不時機警地看著來人。自從2009年開始養殖第一批獺兔后,許春青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兔舍里仔細觀察每只兔子,看有沒有什么異常情況。
察看完兔子,許春青來到院里,拔了幾棵菜,準備做早飯,這些菜用兔糞做肥料,長勢很好。沼氣爐旺盛的火苗幫助她在十幾分鐘內就做好了早飯。清潔無污染的沼氣也是利用兔糞發酵產生的。
許春青是東達生態移民扶貧新村(風水梁園區)的一名養殖戶,像她這樣的養殖戶,風水梁有4000多戶。
風水梁獺兔養殖基地以獺兔-狐貍-貉子-貂-狼等循環互補利用,以其皮毛生產服飾(羊絨+皮草+服裝),用獺兔肉生產香腸和各類肉制品、用其內臟進行生物制藥,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高效利用的獺兔產業鏈。
站在風水梁的觀景臺,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兔舍,一棟棟漂亮的樓房,柏油路平坦通暢,路燈、紅綠燈、公交車俱全,學校、醫院、銀行、郵政等服務機構齊全,綠色的沙生植物俯首皆是。一派安靜恬適的美麗鄉村景象。
這里就是東達蒙古王集團董事長趙永亮所說的“中國西部第一村”。
“看到遠處的沙丘了嗎?這里原來也是那樣的沙漠,是我們東達人一點一點治理成這樣的,每年治理一公里,一步一步向前推進。我們剛剛開車走過的那條柏油路叫林蔭路,當年修這條路的艱難我還歷歷在目,工人們白天把沙子推開,晚上風吹得沙子又把路埋上了,第二天再推開,到了晚上又埋上了,就這樣推開、埋上——埋上再推開。600多人奮戰了9個多月才修好了那條路。那時候的陽光特別厲害,我們身上的皮不知褪了多少層,用手一抹就是一層皮。”東達蒙古王集團營銷總裁張繼平邊說邊做著手勢。
張繼平說的是2005年以前東達人治理沙漠時的情景。
2005年,趙永亮致富不忘家鄉,決心帶動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建設獺兔飼養基地,要把風水梁打造成“亞洲最大的規?;H兔養殖基地”。
集團遵循“生態擴鎮移民,產業拉動扶貧”的理念,創新性地提出“無土移民”戰略,在風水梁建設“東達生態移民扶貧新村”,后來被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命名為風水梁園區。園區以獺兔養殖業為主導產業,規劃養殖戶達到1萬戶,年出欄2500萬只商品兔。為了保障移民的基本生活,東達蒙古王集團打造了沙柳、獺兔兩大規?;a業鏈,形成了良性循環、高效利用的產業格局。
“融合社會是發展的核心”
企業的發展最終是靠‘融合’。企業融合社會是公司發展的核心。
“一年純收入10萬元左右吧,今年我又與集團簽訂承包20棟兔舍的協議。”如今許春青成了公司的養殖明星戶。2014年她家出欄4000多只獺兔,純收入10多萬元,她在養獺兔之前年收入只有兩三萬元。
“現在排隊等待入住新村的農民還有1000多戶。”同行的東達生物科技公司風水梁基地事業部總經理王永清說。
東達生物科技公司是集團的核心產業,位于達拉特旗風水梁經濟循環示范園區,公司以獺兔養殖與生產“風水梁”綠色有機獺兔肉系列產品為主導產業,成功打開了全國市場,獺兔等皮草產品已打入了國際市場。
公司在大規模開展獺兔養殖的過程中累計投入資金近60億元,以“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為養殖戶提供保種兔、保設施、保防疫、保飼料、保銷售的“五保”服務并信守承諾,由公司完全承擔風險和責任,帶動了1萬多農牧民脫貧致富。
黃沙漫漫的荒漠“風干圪梁”在東達人的治理下變成了干凈整潔的現代城鎮“風水梁”。
東達蒙古王經過近20年的發展,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社會。張繼平說,“企業的發展最終是靠‘融合’。產品要融合社會,管理要融合社會,人脈、理念要融合社會;企業融合社會是公司發展的核心。很多企業的失敗就是因為不融合社會。董事長趙永亮一再強調:‘我們的企業本來就是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分憂的,我個人要那么多財富沒有用,企業小的時候是自己的,大了就是國家的、社會的。’有了這樣的指導思想,企業自然會融入社會,得到健康發展”。
“產品品質要像做人一樣”
產品的品質要像做人一樣,企業管理要像家庭過日子一樣,樸素、自然。
“不行,那樣絕對不行!”張繼平激動地說。在一次部門會議上有人建議,把醬里的肉塊兒做得再小一點,少放一點,這樣利潤就會高一點,但是被他一票否決了,他說,消費者的需求是產品設計的惟一依據。如果醬打成肉末,就會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如果肉醬缺斤短兩,那么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
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兔肉醬近日上市了,主管集團營銷的張繼平忙著產品大批量上市的前期工作。
“我們的兔肉醬,包裝標注凈含量是180克,我們能保證肉醬倒出來稱是185克。裝兔肉醬的瓶子的瓶蓋,稍微一用勁就擰開了,很人性化,不像一般的罐頭蓋要拿改錐才能撬開,這是一種新工藝,平常的蓋子是兩毛錢,我們這個是三毛錢,不僅美觀、結實,而且密封好、使用方便。”新產品兔肉醬生產出來以后,張繼平拿著請從總經理到員工,再到社會各個階層的每一位消費者品嘗,并把他們食用后的感受和建議記錄下來。
東達生物科技公司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使獺兔養殖這一循環經濟模式中的各個主體形成互補互動、共生互利的關系,將小商品做成了大產業。
“我們在走品牌之路,這個品牌是融入社會的品牌。先是要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然后由信任過渡到尊重,再由尊重發展到依賴。這樣才是一個好品牌應該具備的內涵。”張繼平在長期的工作中總結出一套理論。他說,產品的品質要像做人一樣恒定,這樣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而企業管理要像家庭過日子一樣,樸素、自然。
“品牌不是打造出來的,是沉淀出來的”
中國品牌第一人李光斗說過,“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最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要想讓消費者認同品牌,就必須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東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東達蒙古王集團多年來積累的金字招牌和信譽實力,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和成熟的管理經驗異軍突起,創立了“風水梁”品牌。公司立足誠信經營、嚴守產品質量,相繼實施了一系列品牌戰略。
中國品牌第一人李光斗說過,“品牌競爭力是企業最持久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品牌張繼平有很深的體會。他說,品牌要靠質量取勝。贏得消費者信任感和尊重感才能形成品牌的依賴性,真正的品牌是老百姓的口碑,是貼近老百姓內心深處、靈魂的一種東西。消費者的支持是品牌永久的動力。走品牌之路,是企業長久生存的根本。品牌不是打造出來的,是通過科學的運營手段、良好的商業模式、持續的對民生負責任的態度、對社會負責任的意識衍生出來的,品牌是凝結、沉淀出來的。
“塑造一個品牌、推出一個品牌很容易,但是維持這個品牌、提升這個品牌,讓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很難。我們的品牌還在生長、發展、成熟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好運營管理,做好質量、服務、標準、技術、創新等一系列的工作,品牌之路,任重而道遠。”
“不是為了獲獎而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
東達深耕社會責任的同時,以一流的管理和穩定可靠的質量摘得了2014年度自治區主席質量獎桂冠。
全程負責參與申獎、創獎的張繼平對獲獎有著切身的感受。他說:“得這個獎太不容易了,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成功導入我們用了三年,公司所有人都學習,因為員工的整體文化水平比較低,讓大家實實在在的理解、運用,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我們一點一點的,一層一層往下剝離,管理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5小時以上,如果不這樣做,光幾個領導搞這個沒用。因為我們不是為了獲獎而去導入,而是把它當成一個很好的管理工具。我們真正體會到這個模式的作用和效果。”
說起獲得自治區主席質量獎,張繼平如數家珍似的一條條地說出了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后給企業和員工帶來的巨變:
“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改變是我們觀念的轉變,工作觀念、行為觀念都在變,想問題的出發點、做事的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公司在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后,標準誕生了,流程清晰化了,數據量化、系統量化,滿意度也在提升,戰略更加清晰和可操作。”
“獺兔養殖實現了標準化。兔籠怎么編、用多粗的鐵絲、多少度的角、兔舍陽光采進多少、空間幾米、通風口多大、尺寸多大,都有統一的標準。兔子是誰家養的、誰家的小兔子出生,還有多少只大兔子,公司有每個養殖戶的信息檔案,信息溯源系統也正在建設中。”
“過去顧客就是單一的顧客,現在建立龐大的顧客管理系統,所有代理商、顧客終端、顧客的回訪,養殖戶的咨詢,滿意度調查等都隨時可以掌握。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我們的成本降低、而產品的品質卻得到了提高,管理起來非常方便順手”。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認認真真創品牌,一絲不茍抓質量。“風水梁”綠色產品附加值持續提升,獺兔養殖基地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規?;B殖基地,創造出其他企業無可比擬的優勢,樹立了行業標桿地位。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鄂爾多斯市很多企業進入了寒冬,東達卻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張繼平說,“我認為經濟形勢的嚴峻,能給好的企業帶來更大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將繼續走以質取勝之路,走以質量求效益之路,提升質量永無止境,在五年之內我們的目標是要申報中國質量獎”
(李艷 閆錫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