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非公經濟》第20期

近幾年來,東達蒙古王集團一如既往投身扶貧移民、新農村建設、生態建設、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城鄉統籌、農村城市化、科技富民、8337、十個全覆蓋等各項民生事業,并在公路橋梁建設、沙產業、養殖業及公益事業等方面投入巨資120多億元,帶動了12萬戶農牧民脫貧致富。
企業不惜代價在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扶貧濟困、區域經濟、縣域經濟等各類社會公益事業上大量投入,尤其對扶貧開發有極強的使命感、責任心和奉獻精神。企業在產業、教育、農村信息化、文化、扶貧開發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和突出貢獻;在國家出現重大災難時,能為國分憂,為民解難,并積極參與我會各項活動,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口碑和美譽度。
為響應自治區提出的青年就業創業“東西互助”及鄂爾多斯對口支援行動,集團與政府共同投資13.5億元援助興安盟建設了東達百利舸城鄉統籌示范園區大型扶貧項目,成為了自治區城鎮化和產業扶貧的典范,企業與個人也因此獲得了興安盟第八屆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表彰。集團還與自治區多所院校合作在風水梁共同建設了“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被自治區政府評為“中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先后接收了400多名東部區畢業生到集團就業。
集團先后援助甘肅省古浪建設了東達獺兔養殖基地;向土默特右旗明沙淖鄉新農村建設捐資42萬元;援助武川縣建立了獺兔養殖園區;在甘肅武威市援建了獺兔扶貧養殖項目;援助甘肅金昌市永昌縣興建了獺兔養殖園區;總投資8400多萬元再次啟動“安置200戶四川雅安震區災民創業發展工程”,為震區百姓提供新的家園;在“走進敬老院”活動中,為敬老院捐贈款物5萬元;捐資30萬元用于教育事業,捐資300多萬元救助救治了200多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集團還先后投資1億元建設了河南信陽革命老區扶貧養殖基地,幫扶了100多名貧困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在原有30萬畝的基礎上,集團又投資3億元新建設了4大種植基地,種植各類苗木300余萬株,種植沙柳、竹柳等8萬多畝,輻射帶動百姓種植沙柳100多萬畝。投資4億元引進了沙柳造刨花項目,為促進沙柳種植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不僅帶動了周邊12萬農牧民增收致富,同時帶動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少數民族同胞共同致富,在風水梁打造出了多民族和諧聚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典范,因而獲得了“自治區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自治區生態建設先進集體”等稱號。
集團投資建設的風水梁園區已投入資金60多億元,配套建設了道路交通、人文居住、教育就業、公共衛生、醫療保險、信息網絡、文化娛樂、廣場公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基本實現了公共服務“十個全覆蓋”目標。2014年,東達生態移民扶貧新村榮獲“自治區人居環境范例獎”。集團構建的沙柳、獺兔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配套30多家企業,讓農牧民在產業鏈、產品鏈、生態鏈上增收致富,開創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產業扶貧的新模式。總投資10億元的現代農牧業商貿物流園區項目將帶動周邊3000多百姓增收致富。
企業圍繞科技富民戰略,先后建設了風水梁食用菌研發中心、獺兔研究院,現已被評為“自治區級企業研發中心”。截止目前集團獲得11項國家發明專利,獺兔集成應用通過國了國家高科技認定,通過國家與自治區有機產品認證的有機獺兔養殖區9個,有機飼草料基地3個(苜蓿、沙柳、玉米),并于2014年榮獲了“自治區主席質量獎”。
企業依托自有的有機飼料原料生產基地生產加工有機飼料,這些有機飼草的種植不但改善了脆弱的沙區生態環境,還為農牧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了平臺,同時保證了公司的獺兔養殖業飼料的需求。
集團的有機獺兔示范項目有力地促進了風水梁以及自治區獺兔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廣大農戶種植高產飼料作物和優質牧草,建設高標準有機飼草料基地的信心,讓他們以草換肉、以肉換糧,在增加畜產品產量的同時節約了糧食,保護了植被,改善了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發展草食家畜獺兔循環養殖產業鏈,生產加工有機肥,有利的提高了土壤肥力,為農作物穩定增產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