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日報》 12月21日
站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尾、“十三五”的風口浪尖,立足經濟發展新常態,盤點鄂爾多斯產業結構調整的精彩之筆,三大亮點產業精準發力: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和現代煤化工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
謀勢而動,布局有為:今年1到11月,鄂爾多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82.6億元,同比增長14.3%。鄂爾多斯保持了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亮點一:現代煤化工產業集聚發展
為避免走入因煤而興、因煤而衰的資源陷阱,鄂爾多斯市按照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積極探索煤炭產業升級,著力打造新型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和清潔能源輸出基地。
目前,鄂爾多斯市現代煤化工產品規模、技術水平等都走在了全區和全國的前列,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等國家五類示范工程均有分布。
2015年鄂爾多斯市共實施億元以上現代煤化工項目14項,總投資3390.4億元,2015年計劃投資568.4億元,年內完成投資317.7億元。項目涉及煤制油、煤制氣、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低階煤分級分質利用、甲醇制烯烴、煤基精細化學品等現代煤化工。項目最終產品為乙二醇、烯烴、精細化學品、燃料油、天然氣等市場前景較好的工業產品。
項目“組合拳”推動鄂爾多斯市煤化工產業向規模化、基地化、集群化方向發展。
重點項目一:伊泰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項目
隆冬時節,位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工業園區的伊泰一期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項目建設熱度不減:塔吊聳立,裝載車穿梭不斷,5000多名工人在占地2平方公里的廠區內有條不紊地各司其職。“我們正在進行‘冬季大會戰’。力爭使一期項目明年9月底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6億元、利稅8.6億元。”正在現場指揮建設的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伊泰120萬噸/年精細化學品示范項目于2013年7月30日啟動建設,已列入《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項目利用先進的氣化技術將煤炭轉化為合成氣,進而生產精細化學品。其核心生產裝置——費托合成裝置采用的是伊泰集團參與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費托合成技術。
項目可生產包括高熔點F-T合成蠟、液體石蠟、柴油、石腦油等17種化工產品或原料。其產品不含芳烴、硫氮等雜質,生產成本較低、附加值高,填補國內市場空白。
該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煤化工綜合清潔利用,延伸煤炭企業產業鏈、優化能源結構,為鄂爾多斯煤炭就地轉化利用及發展現代煤化工助力。同時,項目可以適當緩減我國石油資源緊缺狀況。
重點項目二:中煤蒙大50萬噸煤制工程塑料項目
今年10月份,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工程塑料項目三臺3×300噸/小時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燃煤蒸汽鍋爐點火成功,該裝置是項目試車啟動的第一道流程。
該項目位于烏審旗蘇里格經濟開發區烏審召化工項目區內,總投資104億元,由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并由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建設項目,于2013年3月開工建設。項目預計產值可達72億元,實現利稅約13.9億元。
項目以博源聯化年產120萬噸甲醇和蒙大新能源年產60萬噸甲醇為原料,建設年產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30萬噸裝置,進而可年產50萬噸工程塑料及其它副產品。該項目的實施對國內工程塑料企業的轉型發展具有示范作用。
據生意社分析師薛金磊稱,煤制聚烯烴項目目前技術基本成熟,國內多套裝置也運行正常,但向工程塑料領域延伸還尚屬首次,此次項目的成功上馬將成為煤制烯烴產業鏈深化和延伸的重要參考依據,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亮點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歌猛進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把培育發展新興產業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積極引進企業和項目,通過建設標準化廠房、支持企業技術研發、落實中高級人才引進優惠條件等政策措施,構筑起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一路高歌猛進,共實施億元以上新興產業項目14項,總投資101.81億元,截至11月底完成投資38.55億元。項目涉及云計算數據中心及配套光纜、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產品等領域。一大批項目的開工建設,既是拉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保障,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載體。
重點項目一:泰坤科技智慧能源科技園項目
12月12日上午,在鄂爾多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泰坤科技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測試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三項全自動交流節電裝置。“該裝置可適度降低負載的供電電壓,達到節能降耗,減少用電、保護用電設備等功效。可應用于超市、飯店、醫院等大型用電場所。試驗證明:該裝置節電率可達15%到40%。”鄂爾多斯市泰坤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魯衛告訴記者。
三項全自動節能裝置只是泰坤科技技術創新的冰山一角。該公司研發的抽油機綜合節能及自動保護裝置、無公耗組合開關、密碼鎖等產品已走向市場。同時,清潔能源綜合發電系統、智慧城市多功能智能運營系統等多個科研項目正處于設計階段。其中清潔能源綜合發電項目以矸石為主要媒介,解決目前風能、太陽能在發電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這邊的車間是加緊生產、供不應求,車間對面則是正在加緊廠坪、建設新廠。“我們正在著手建設智慧能源科技園項目。項目總占地面積3.7平方公里,總投資103億元,分3期進行,首期投資32億元。2018年12月產業園項目建成運營后,將成為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節能及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園區,對鄂爾多斯產業轉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魯衛高興地說。
重點項目二:達瑞祥1億片藍寶石窗口材料生產項目
“用藍寶石窗口材料生產的手機屏耐磨、耐劃!”12月13日,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內蒙古達瑞祥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生產現場,總經理林巖拿起一款藍寶石手機屏半成品用小刀在上面劃,手機屏竟然完好無痕。“我們于今年4月份試生產。目前,一期600臺單晶爐已全部到位。項目配套的切磨拋加工車間地面已經鋪裝完工。”
藍寶石窗口材料生產項目是達拉特旗立足鄂爾多斯產業轉型引進的一家新興加工企業。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證企業運行不“空檔”,達拉特旗制定了包聯方案和電價補貼政策,現達瑞祥藍寶石、億利電石、中軒生化、榮信化工和毅航云計算5家企業與達拉特發電廠達成長期電力直供合作意向。“這里的電價優惠政策和貼心的服務吸引了我們,讓我們的項目在這里落地生根。”林巖說。
該項目總投資140億元,分3期建設:一期于2015年6月份建成藍寶石單晶爐600臺;二期計劃于2016年6月份前新增藍寶石單晶爐1500臺;三期計劃于2016年9月前新增藍寶石單晶爐2900臺。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大手機屏5000萬個、中手機屏3750萬個,手表表鏡用晶棒8225萬毫米(折合手機屏1250萬個)及配套的節能燈2000萬盞,年產值預計達144億元左右。
亮點三:文化旅游業漸成氣候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點,其中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又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圍繞改善生態環境、集聚城市人氣、提供優質服務、吸引外來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等目標,全市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旅游業逐漸形成了牽動城市轉型的“鄂爾多斯模式”,已形成天驕圣地、民族風情、大漠風光和休閑避暑等四大類旅游產品體系。
2015年,全市開工建設1000萬元以上文化旅游項目15項,總投資42億元,截至11月底完成投資5.3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6項,完成投資2億元;續建項目13項,完成投資3.3億元。項目涉及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旅游項目開發、影視文化基地建設、演藝工程等方面。這些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對于繁榮文化事業、提升旅游服務能力、帶動農牧民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重點項目之一: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
瑞雪紛飛中,莊嚴的崇天門、厚重的蒙元石刻藝術博物館、宏大的騰格里廣場、風雅十足的蒙古民俗風情園,把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裝點得更加靚麗。這座占地近8平方公里的產業園位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園區以“民族影視產業基地、草原文明博覽園區”的定位攪熱了鄂爾多斯文化旅游業。
蒙古源流文化產業園區于2009年創意、2010年立項、2011年開工建設,2016年6月正式開園。概算總投資56億元。園區依據現狀環境及功能要求,整體布局以騰格里廣場、崇天門、元大都、鐵木真營地為軸線,以再現元代歷史建筑為背景,利用鐵路、湖泊等不可抗拒的空間屏障為功能劃分,主要建筑群圍繞古城海子布置,以彰顯園區原生態景觀。園區通過文化、旅游、影視3大功能劃分和民族文化傳承、影視拍攝、娛樂體驗、文化創意4大建設板塊構筑起一座集文化旅游、文博展示、影視拍攝、娛樂互動、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新景區。
該項目也是自治區成立70周年獻禮工程。項目于2015年6月試運營,期間旅游人數突破10萬人。園區建成后將引領鄂爾多斯文化產業創新與轉型,把鄂爾多斯打造成最具動力、活力、競爭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同時,對自治區建設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重點項目二:九城宮旅游度假區
12月11日下午4點半,在白雪皚皚的九城宮冰雪世界場地,十幾位游客歡叫著滑下斜字形雪坡。位于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罕臺鎮的九城宮旅游度假區讓昔日沉寂的鄂爾多斯冬季旅游業有了熱度。
“1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蕪,經過政企聯手,現在這里已經形成占地6.2平方公里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及全國優選旅游項目。”九城宮旅游度假區總監王軍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
2015年,九城宮建設了中華乾坤壇、酒窖、游牧部落、窯洞等旅游項目,對旅游區進行了升級改造,全年完成投資2.2億元。目前,九城宮已形成原生態蒙古游牧部落、中華傳統文化園、民俗窯洞院、冰雪大世界、休閑農業度假區、昭君文化島、青少年教育基地等5大景區15個主題區域,擁有中華乾坤壇、九曲黃河陣(燈游圣會)、騎馬、射箭、卡丁車、燒烤露營、真人CS、拓展訓練、篝火晚會、滑雪、滑冰、雪上飛碟、越野車、恐龍谷、果蔬采摘等50多個旅游文化體驗項目,全面實現了以春季休閑踏青、夏季避暑度假、秋季采摘登高、冬季滑雪滑冰為主的全年不間斷旅游格局。
(李永桃 楊帆 趙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