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理念,更好踐行和發展錢學森沙產業理論,9月12日,由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今日中國》雜志社、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了紀念錢學森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人民科學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政協內蒙古原副主席、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顧問夏日,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會長張衛東,內蒙古自治區防沙治沙協會會長潘秀峰,鄂爾多斯市防沙治沙暨沙產業草產業協會會長王果香、秘書長韓富海,著名自由撰稿人霍秀華,錢學森沙產業實踐帶頭人、東達蒙古王集團董事長趙永亮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在紀念活動結束后,錢永剛與夏日等一行在東達集團董事長趙永亮的陪同下,再次前往風水梁調研指導錢學森沙產業理論實踐成果。
錢永剛、夏日等先后到風水梁園區觀景臺、東達林沙沙柳刨花板廠、鮮食玉米加工廠、民富鵝業、沙緣蛋雞養殖基地進行了實地參觀調研。趙永亮向客人們詳細介紹了東達集團與風水梁園區的產業鏈構建、科技種養殖,以及各項富民產業的投資規模、整體規劃、投入產出、經濟效益等情況以及踐行錢學森沙產業理論的最新成果。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錢學森錢老就從第六次產業革命和“大農業”的宏觀視野出發,創建了知識密集型沙產業理論,這一理論是現代人類對沙漠的全新認識,強調要充分利用太陽能,全面依靠各種高科技,加強有效管理,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產業發展模式和注重實踐等。其中,充分利用太陽能是其內核,該理論在認識人類與沙漠的關系,防沙與治沙的關系,研究方法和研究視野等方面對傳統治沙理論有了全新突破,呈現出高度的戰略性和前瞻性,對于我國西部開發,拓展人類生存空間、推動第六次產業革命、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東達集團是最早實踐錢學森沙產業理論并將其作為發展戰略的企業,集團以“沙產業不以綠色劃句號”為指導思想,先后在庫布其沙漠邊緣、沿黃八大孔兌以及風水梁種植沙柳30萬畝,輻射帶動種植幾百萬畝;投資4億多元建設了沙柳刨花板項目,完善了沙產業鏈條,為12萬農牧民持久增收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總投入60億元,配套建成30多個富民項目,打造出五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帶領百姓走出一條 “三治、三生、六增”的脫貧致富之路,將昔日的風干圪梁變成今日的風水梁,將死亡之海變成了生態綠洲,讓漫漫黃沙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
錢永剛教授與夏日主席、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多年來始終持續關注著東達集團的沙產業實踐,曾數次組織專家、學者來到風水梁考察調研,一路見證了企業踐行錢學森沙產業取得的成績。
錢永剛表示,他每次來訪都有不同的感受,趙永亮董事長眼光長遠、執著堅韌的精神和意志,東達人為國為民、勇于擔當的大愛情懷值得尊敬。企業勇于探索和實踐,將種養殖與沙產業完美結合,將風水梁成功打造為一座富民安居與投資創業的熱土,讓眾多貧困百姓邁上了小康路,發揮了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創建和總結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獨特發展模式,取得成績可觀可感可喜,真正掌握了沙產業理論的精髓,做到了精準扶貧與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民營企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李永勝 北石)